央廣網成都12月6日消息(記者賈宜超 劉樂)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共享單車如今已成為許多城市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帶來便利的同時,大量的共享單車無序停放或堆積,也給市民帶來新的不便,成為城市管理的痛點、難點。今天(6日)國內首個地下立體式智能共享單車停車庫在四川成都啟用。這樣的模式能否解決共享單車帶來的弊病,從而扭轉市場困局?
從成都地鐵2號線牛市口站A2口出去,一個標注著“共享單車智能存車庫”的橘色小亭子很醒目。亭子內LED屏上顯示著單車庫存數量以及空余庫位。而在屏幕一側按鈕板上有四個不同顏色的按鈕,分別顯示四種不同的共享單車品牌。不管存車、取車只用按一下,就完成整個流程。記者體驗,存取車的時間大概在十幾秒鐘。
記者注意到,在4個按鈕的上面,還有私人單車刷卡區,市民可用身份證、地鐵卡、銀行卡等進行存取私人的單車。這個占地6、7平米的小亭子底下,到底能存多少輛自行車呢?停車庫的研發企業天津遠卓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袁名偉介紹,智能停車庫共8層,每層可以存放28輛車。地下是一個圓筒形結構,直徑不到8米,深度是9.7米,立體存放,可以存放224輛車。層數越多,存放的車輛數也會更多。
共享單車對大家并不陌生,但共享單車的地下停車庫對大家來說還是很新鮮的。
市民黃先生說:“很多人喜歡把車停在大街上,隨便亂扔,這樣會占用一些公共場所。有一個專門停車的地方,會更好一些!
市民張先生擔憂,如果有人趕時間,可能就不會停進車庫,“這就需要大家的遵守,每次用完車就把它推進去”。
共享單車企業負責人表示,會有定點維護人員負責擺放。
這個示范點是全國首例,共享單車企業負責人說,這樣的停放方式,長遠來講是好事情,畢竟現在亂停亂放的現象存在。而且在一些繁華地段,這樣的停放方式很方便。
成都市建委軌道處處長房青川介紹說,這個試點如果順利,還將向全市推廣。因為共享單車智能停車庫對節約利用城市空間,規范共享單車的停車管理有很大作用。
像成都這樣的共享單車停放模式,能否在全國推廣?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顧大松認為,這樣的模式是好的,但后續問題更關鍵。在他看來,成都這是典型地向地下要空間,為鼓勵綠色出行,提供更大的單車停放空間是好事。但后續更重要的是車庫的建設和運營成本,有沒有一些相應財政或者企業的支持和推動,包括規劃、用地等,還需要一些更細化的東西。
顧大松表示,包括城市管理部門在內的多部門與企業合作,共同推動共享單車問題的解決,很好體現了合作共治的理念。他再次強調了對共享單車的鼓勵。他說,推動綠色交通和城市品質的提升,如何以共享單車為契機來推動?政府和社會的支持很重要,“像成都這種共享單車停車庫的啟用,有建委和第三方企業來推動這個事情,就是一種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