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12日消息(記者佟亞濤)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基礎科學研究是建設科技強國的基石。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基礎研究持續快速發展,不過與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要求相比,短板仍然比較突出。在昨天下午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科技部透露,未來將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加強基礎科學研究。
數據顯示,過去五年時間,我國基礎科學研究投入翻了一番,從2011年411億元,增加到2016年的822億元。不過,科技部資源配置管理司司長張曉原介紹,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投入不足且結構不合理的問題。
張曉原說:“在我國基礎研究投入里,政府的投入占到90%多,企業投入比較低,其他的社會力量投入也比較低;但在一些發達國家,聯邦政府財政投入占整個基礎研究的比例不到50%,企業投入將近20%,還有社會力量,包括慈善基金、社會捐贈等。”
張曉原表示,下一步,除了進一步加強中央財政基礎研究投入,還要增加地方財政對基礎研究的投入。“采取央地聯動的方式,國家在組織實施一些國家重大項目時,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聯合出資共同組織實施,同時促進重大成果在當地進行落地、轉化,這樣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稅收、就業等。”
企業方面,基礎研究成為我國企業的短板。一位企業研發負責人表示,企業內很多研發方向都是一線業務員提出的,做“短平快”的研究。基礎研究因為不能直接轉化為產品、立馬帶來效益,因此被忽略。一些企業甚至連技術研發團隊都沒有。而世界上大部分大型企業,尤其是科技型跨國公司都成立了自己的研究院或者研究中心。
去年,阿里巴巴宣布斥資千億元建造達摩研究院,引起業內轟動。華為也表示,未來基礎研究領域的創新和研發投入比例將提升到公司總收入的20%甚至30%。
張曉原表示,未來,將通過稅收優惠扶持等措施,鼓勵企業更多地參與進來。
對于企業來說,基礎研究意味著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產出效益。為了避免基礎研究與實際需要脫節的問題,科技部副部長黃衛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做好技術進步與應用之間的轉化。
黃衛坦言:“技術進步與應用之間的轉化周期呈現縮短的趨勢,所以我們要更好的重視原始創新,更好的注意需求的引導。因為企業更注重成果的轉化,更加注重某一個技術帶來的經濟效益和應用。我們要進一步做好中央、地方政府和社會力量對科學研究的投入和管理,以及成果轉化的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