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吉安2月13日消息(記者李竟成 謝元森 見習記者趙小羽 于子敬)湘贛之交的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高坪鎮坐落在羅霄山脈南段東麓,終年云霧繚繞,四時清泉不絕。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深冬臘月里依舊鳥鳴山幽,山間松竹郁郁蔥蔥,渾身上下長滿青苔。如今,千米海拔上生長的厚樸樹和層層梯田周圍的狗牯腦長成了材。種上茶樹,讓高坪脫貧有了路,發展狗牯腦、厚樸中藥材讓山里人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羅霄山脈深處的高坪(央廣網發 謝元森攝)
山上層層的梯田(央廣網發 于子敬攝)
清晨,茅坪村在霧氣朦朧中慢慢蘇醒。一大早,村里老少家家戶戶開始準備晚上團圓飯的過活。涓涓溪流旁,農家小樓上,一縷炊煙掀開了新的一天。
茅坪村的山澗溪流(央廣網發 趙小羽攝)
49歲的貧困戶駱德濱在家里排行老四,多年來守在茅坪照顧九旬的老父親駱大琪。這些年,得益于高坪政府搭起的扶貧橋,讓全家人走上了致富路。在鎮政府的幫扶下,駱德濱擁有了多項收入來源,去年剛剛種下了七畝半黃桃樹苗,林邊環繞著三畝低矮的狗牯腦,山上是十幾年來照料的五畝厚樸林,門前是養了一年的一群雞鴨。
山腳下的茅坪村一角(央廣網發 趙小羽攝)
駱德濱家門前的雞鴨(央廣網發 李竟成攝)
去年,鎮里分配給駱德濱生態護林員的工作,這一年他又多了一萬元的收入。每周駱德濱都要出門巡山數次,山澗四時清泉,道旁厚樸蒼郁。近兩個小時的巡山路,柴刀、垃圾袋、高音喇叭和些許干糧是必備的物品,駱德濱一邊宣傳防火,一邊照看自家的厚樸樹;下山途中,他又到黃桃林和茶樹園照料幼株,撥弄枝葉。
駱德濱向記者講述巡山的工作內容(央廣網發 于子敬攝)
駱德濱向記者介紹自家的黃桃林(央廣網發 謝元森攝)
今天是駱家吃團圓飯的日子,這個四世同堂的家族,在春節的時候再一次團聚在了一起。院子里是堆放得整整齊齊的柴火,灶臺上熱著蜜香濃郁的米酒。廚房里,趕圩歸來的女兒媳婦們,準備好了一餐客家晚飯。屋外院子,全家的男人們聊著一年來在外地打工時開的眼界。案板上,過年要吃的臘肉、板鴨,用香料粉、花椒、精鹽已腌了好幾天。茶壺里,狗牯腦茶在沸騰的山泉水里上下翻騰。一家人忙忙碌碌一整天,板鴨、芋頭、米粿、豆皮上了飯桌,四代二十余口圍坐一屋共享團圓飯。
女兒媳婦們為團圓飯做著準備(央廣網發 于子敬攝)
駱家四世同堂的團圓飯(央廣網發 謝元森攝)
不遠處,鎮政府為貧困戶統一新建的新樓房“幸福苑”整齊布局在交通要道邊。新居坐落在青山綠水間,人在畫屏中住,也是一道亮麗風景線。一兩年內,茅坪村三米的道路拓寬成了五米,垃圾搜集點布局全鄉,旱廁進行了大改造,磚瓦房成了獨棟小樓,網絡支付、“易游購”延伸到了村里小店。
駱德濱說:“這幾年,村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路也寬了,房也大了,現在是不愁吃不愁穿,日子也越來越紅火。”在吉林師范大學環境設計專業讀書的駱炳健是這個四世同堂家庭里最年輕的大學生,看到家鄉每年都有新變化,他想通過自己的專業,把當地的環境特色融入自己的設計作品中,對于未來,他打算“希望學到更多的知識,去沿海的大城市闖一闖!”四世同堂的駱家在高坪的生活有聲有色。
扶貧先扶精氣神,脫貧先脫等靠要。高坪在鎮黨委、政府的組織帶領下,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一步步讓世代生活深山中的人們擁有更多的幸福感、收獲感。如今的高坪鎮新修(拓寬)水泥路80余條110多公里,建村衛生室8個,集中供水點10個,衛生廁1942座,新建(改建)村文化圖書室10個,易地扶貧搬遷(安居工程)集中安置點26個和基礎設施項目143個。
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強,建學堂。高坪鎮全面改造建設中學、小學、幼兒園,中心小學綜合樓、公辦中心幼兒園一期和全縣首座公辦村級明坑幼兒園已竣工并投入使用,中學整體搬遷工程預計2019年上半年竣工投入使用,青草小學搬遷已完成征地即將建設,中心小學二部正在規劃新建。
高坪的基層干部在春節期間探望貧困戶(央廣網發 李竟成攝)
年關已至,高坪的基層干部卻不曾停歇,為了讓老百姓過個平安幸福的團圓年,他們上下奔走,宣傳防火,探望貧困戶,為村民送去春節期間最深切的關懷,鼓勵村民在脫貧致富的新路上共同奮進。
92年前,革命的隊伍在遂川起草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奠定了中國革命的開始。如今,這里又成為解答井岡山下脫貧“密碼”的新起點。發展產業、實現就業,是穩定脫貧的核心和關鍵,遂川狗牯腦茶葉、籠藏米馃都已初步實現規;、標準化生產,不僅給村民帶來了更多就業崗位,也為當地土特產業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像駱德濱家一樣,江西省去年全年有42萬貧困人口脫貧、1000個貧困村退出、10個貧困縣達到摘帽條件。今年,全省剩余387個貧困村將全部退出,小山村走上了奔小康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