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婺源11月11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呂富來 詹茂泉)“以前‘流水’變‘死水’,經過‘三治融合’,讓‘一河清水’吸引了寫生客的目光。”走進江西省婺源縣“小橋流水人家”秋口鎮李坑村,但見一撥撥美術院校寫生大軍正揮舞畫筆,留住“秋色李坑”的美麗姿彩。近年來,李坑村推動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為旅游發展“保駕護航”,帶動全村80%以上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飯”,實現旅游就業600余人,人均年收達3.5萬元。

  “以前村民垃圾倒入河中,想管卻管不住,也管不好。”談起村莊治理頑疾,李坑村支書李義泉感觸頗深,“后來,我們深化村民自治,制定完善務實管用的村規民約,取得了明顯成效。”據了解,該村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了獨具李坑特色的《李坑村村規民約》。該村規民約22條內容“事無巨細”,從養生河管理、環境衛生“門前三包”到規范農民建房等,每一條都精準發力、切中要害,促使了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如我們禁止村民將垃圾倒入河中,發現一起罰款1000元,拒付者從其一家人的旅游資源費中扣除。”李義泉說,這些村規民約“公道無私”,推動了村莊治理有效,促進了鄉村振興。

  除了從外在進行約束,李坑村注重從內在自我管理。近年來,該村創新建設“四個一”(一個村史館、一片“法律明白林”、一個法治文化廣場、一堂德法講堂)工程,并打造自治文化長廊和德治文化長廊,促進了法治、德治觀念深入人心,全體村民爭當“守法”公民和“德治”標桿,獲評“無發案、無犯罪、無賭毒、無越級訪”的“四無”示范村,不僅讓全體村民受益,也讓游客更有安全感。

  為鞏固村莊治理成效,李坑村還開展“弘揚微家訓,建設好家風”活動,對原先開展的“立家訓、曬家風、家訓掛廳堂”活動進行“回頭看”,確保做到“自主立訓、一起制作、統一掛曬”,讓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家規家訓,讓“一諾千金”接受群眾監督,形成了村民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長效機制,涌現了“最美家庭、文明標兵、光榮之家、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孝老愛親”等“八類十六戶”先鋒模范,成了村民們身邊的好榜樣和“活教材”。

  “鄉村振興是生態振興、文化振興、旅游振興等全面振興。”據李義泉介紹,為了扮靚“小橋流水人家”,該村還開展“我承諾、我遵守、我帶頭”行動,發揮村兩委班子、共產黨員、群眾代表、村民理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等“先進分子”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移風易俗,形成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局面,筑牢了共建美好家園、推動鄉村振興的思想基礎,探索了鄉村振興的“李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