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黃河來到下游,因為泥沙沉積形成地上懸河。黃河河槽和堤壩之間的區域就是灘區。在山東,有60萬群眾生活在黃河灘區之內,僅菏澤一市就有近15萬人。大水一來,墻倒屋塌。惡劣的生存環境,造成了閉塞和貧窮,也形成了沿黃貧困帶。脫貧攻堅,山東“緊盯黃河灘”,幫助灘區的居民蓋了新房,也帶來了謀生的手段。脫貧之后,那里的老百姓又過得怎么樣?
菏澤市鄄城縣舊城鎮王莊村的葛玉珍今年48歲,2014年葛玉珍的丈夫出了車禍,一家人陷入貧困。她一邊需要照顧家人,一邊還得想辦法賺錢。
葛玉珍打聽到,臨近的董口鎮有不少人都在編頭發,這些做假發的發制品銷路還不錯。除了在廠里打工,還能把活拿回家里干。
一趟董口走下來,葛玉珍不僅學會了編頭發的手藝,也找到和灘里鄉親們一塊脫貧的門路,將這種模式和手藝傳到了王莊村。
與此同時,這種學起來簡單、干起來靈活,還能解決大量農民閑散勞動力就業的手工業模式也引起了當地政府的注意。從最初農家院里的小窩棚,逐漸演變成了一個個扶貧車間。
一時間,灘區內外,扶貧車間開始遍地開花。家門口就能干活,多干還能多得,加上政策的托底保障,葛玉珍的日子逐步有了起色,跟著她干活的鄉親們也是越干越起勁。
依靠這一份編頭發的工錢和各種托底扶貧政策,再加上自家土地流轉的分紅,葛玉珍一家在2018年脫了貧。鄄城縣黃河灘區的五個鄉鎮的人均收入也達到了15000元左右,基本告別了貧困?墒菍τ谶@些灘區百姓來說,還是面臨著因洪水而返貧的風險。
灘區的百姓們世世代代拉土、墊臺、蓋房,就是為了能把自家房子墊得高一點,防止黃河上水時淹了房子。千里灘區、萬畝平原,這一座座房臺獨懸,生生能被外地人誤認成是“山區”。
可是,孤懸的房臺,終究抵不住洪水滔滔。在灘區,糧食種了淹、淹了種,房子塌了蓋、蓋了塌是很常見的事情,能夠有一片大規模的村臺把大家連接在一起,是當地人多年來的愿望。
為了徹底解決灘區百姓的居住問題,山東省在2017年就全面啟動了黃河灘區脫貧遷建工程,其中包括外遷、就地就近建村臺等五種方式,目前正在陸續完成。 “大村臺”也終于成為了現實,一家一戶的“小船板”變成了“大航母”,抵抗水患的能力大大增強了。
新年伊始,鄄城縣舊城鎮22個灘區村的近2萬名村民,迎來了搬入新家之后的第一個春節;告別土臺子、水洼子,來到5米多高的新村臺,住上聯排帶院的兩層小樓。
葛玉珍一家也搬進了“大村臺”上的新家,可是有件事情卻讓她有些高興不起來。搬到了新社區之后,之前的扶貧車間所在地就變成了復墾區,需要拆除。新社區里倒是建有新的創業車間,可每年五六萬的租金讓葛玉珍犯了難。
沒有場地干活,葛玉珍和幾十個鄉親們就要面臨失業。想來想去,葛玉珍找到了老支書郭志榮,請老支書出面幫忙。
考慮到很多剛剛脫貧的村民確實面臨著租金的壓力,郭志榮跑遍了整個社區,最終找到了一個目前閑置的小賣部,幫助葛玉珍以一年六千元的價格租了下來。
菏澤地區的農村群眾一直有著從事手工業加工的傳統,除了像葛玉珍她們從事的這種利用閑余時間松散組織的發制品加工,藤編、服裝加工等等也是菏澤扶貧車間的主打產業,而這些逐步規;漠a業,為當地帶來的是更多更穩定的就業。這天,銷售藤編制品的趙希貴給這個藤編車間送來了年貨。
早在十幾年前,趙希貴干的也是給人編藤條的活。他年少時就離開家到江浙一帶打工,接觸到了藤編這個行業。經年打拼,趙希貴把藤編行業上上下下的門道都摸了個清。
長期以來,老百姓們干得都是加工活,賺的是個手工費。趙希貴覺得,要想帶動老鄉們致富,必須在當地培育特色產業。趙希貴拉著自己的老板一趟趟地來老家考察,硬是把藤編這個產業落戶到了鄄城。
產業引來了,可規模卻一直上不去。直到2017年,誕生于黃河灘區的扶貧車間模式得到國家認可,開始大面積復制推廣,當地政府也給這些希望做產業的人提供了優惠條件,趙希貴的事業隨之迎來了大踏步發展。
2017年,趙希貴注冊了公司。他給公司起名叫金手指,寓意用勤勞的雙手創造財富。老趙給扶貧車間提供編藤椅的材料、工具,編出來的藤椅再由他來回收銷售。
扶貧車間里大多數都是50歲以上的婦女。這些脫貧之后的農村婦女,靠著自己靈巧的雙手,在老趙的帶領下涌向了市場的大潮。
趙希貴的藤編產業鏈,從零零散散、小打小鬧,到現在開始規;、集群化發展,僅僅用了四年多時間。
目前,鄄城縣藤編產業的年產值已經超過了10億元,輻射人群超過10萬人。當地還計劃著以藤編產業為基礎,打造戶外休閑用品科技園。
而在整個菏澤,已經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扶貧車間開始轉型為小微企業,朝著更加專業化、現代化的發展模式邁進。
手工業給菏澤帶來了脫貧的契機,而為了拓寬致富的道路,發展種植業也成為了當地的新目標。
灘區遷建不僅僅改善了百姓的居住環境,還為當地增加了耕地面積。以鄄城縣為例,下轄的五個鄉鎮遷建之后,復墾增加耕地面積1.5萬畝,實現流轉0.78萬畝。
陳佰光是鄄城縣舊城鎮的種植大戶,他不到20歲就到河南跑運輸,掌握了果樹種植的技術和銷售渠道之后,便開始返鄉創業,這十年來一直扎根灘區做農業。春天是種果樹的最佳時期,為了爭取到因灘區遷建而復墾的土地,陳佰光把鄉鎮干部邀請到了自家的果園。
黃桃是這兩年陳佰光看上的新品種。灘區的土壤和氣候都非常適合黃桃生長,陳佰光與幾家黃桃的加工廠簽訂了供貨合同。到了盛果期,一畝桃樹就能給陳佰光帶來五六千元的收入。
一直以來,灘區零星布局的小房臺讓交通、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難以深入,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農業的發展。眼下,灌溉條件、農業用電、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正在快速改善,這也讓陳佰光這樣的種植大戶們信心更足了。
春天將至,陳佰光的黃桃樹期待發芽,灘內村臺上的新社區也洋溢著歡快的氣息。學校、衛生室、操場、文化館一應俱全;超市、酒店、加工點、創業車間配備完善;結婚的新人越來越多,孩子們的笑臉更為燦爛。黃河岸邊,這片自古貧困的灘區,舊貌換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