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海省玉樹州治多縣扎河鄉借助脫貧攻堅和建設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全力推進生態保護、生態修復和生態產業,實現了草原面積、草原蓄積量逐年增加、貧困發生率逐年下降,筑牢了長江源頭生態安全屏障,實現了扎河鄉從綠起來、美起來逐步向富起來的轉變,逐步走出一條符合扎河鄉實際、獨具扎河特點的脫貧攻堅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的路子。
近年來,青海省玉樹州治多縣扎河鄉借助脫貧攻堅和建設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全力推進生態保護、生態修復和生態產業,實現了草原面積、草原蓄積量逐年增加、貧困發生率逐年下降,筑牢了長江源頭生態安全屏障,實現了扎河鄉從綠起來、美起來逐步向富起來的轉變,逐步走出一條符合扎河鄉實際、獨具扎河特點的脫貧攻堅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的路子。
2016年,扎河鄉納入到建設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深感責任重大,倍感使命光榮。近年來,鄉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三江源國家公園治多管理處的有力指導下,奮力推進“一優兩高”戰略部署,全力以赴抓扶貧,全心全意保民生,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基礎,全面實施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積極構筑生態畜牧業產業化格局,團結依靠全鄉人民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搶抓新機遇,有效應對新挑戰,堅持脫貧攻堅與生態保護良性互動,把實現生態保護與脫貧攻堅“雙贏”作為治貧之舉,長遠的固本之策,努力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民眾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精準選聘草原生態管護員,生態保護與脫貧攻堅“雙贏”
自2016年以來,扎河鄉借助建設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強有力舉措,著力解決偏遠山區貧困群眾就業增收問題,精準選聘草原生態管護員,全面落實“生態補償脫貧一批”政策。目前,扎河鄉共建立草原生態管護員公益崗位2008名,實現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全面覆蓋,精準助力66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2241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業脫貧,同時隨著草原生態管護員隊伍的不斷壯大,扎河境內草場資源安全得到全面提升,草原火災大幅下降,草原生態管護員政策已成為扎河脫貧攻堅中最閃亮的舉措,實現了生態保護、生態脫貧、生態固邊、民族團結等多重效應。黨中央、國務院、省、州、縣生態扶貧惠民政策在扎河鄉得到完美體現。
實施退牧還草,生態修復與產業發展“雙贏”
扎河鄉全面推進國土綠化進程,加大生態系統修復力度,大力實施退牧還草生態治理項目,推動傳統畜牧業向生態產業轉變,筑牢生態產業根基,助力脫貧攻堅。同時通過近年來鄉黨委政府始終秉持“要致富、靠畜牧,挖窮根、興產業,可持續、抓生態,先育點、后連片,建公司、聯牧戶,拓市場、增收入”的36字方針,走“黨支部+黨員+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路子,在下轄四村均成立了“生態畜牧業合作社”采取草場輪牧、季節性休牧的放牧模式,草原植被得到了有效恢復,一到夏季全鄉呈現出一張天然綠地毯的美好景象。越來越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草場承包、股份合作、參與勞務等方式與各村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建立起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進一步夯實了產業發展的組織基礎,在有效增加草原恢復率、擴大特色畜牧業空間的同時,有力助推了脫貧攻堅。
建立“網格”管理模式,草原生態管護員與政府深度融合
在2008名草原生態管護員基礎上,以“建強網格陣地、推進網格治理”為目標,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抓手,將村委會和草原生態管護員有效銜接,推動“黨建+環保”工作全覆蓋,國家公園投入382萬元生態示范村建設項目和70萬元轉型轉崗培訓項目,為貧困村瑪賽村建造了一所128㎡綜合服務中心一套,立面改造了45套危房戶,生態體驗平臺2處,為155名貧困戶開展了短期技能培訓,全面建設生態環境優美、生態經濟發達、生態家園舒適、生態文化繁榮的宜居、宜業、宜游的國家公園生態示范鄉。同時開拓創新針對全鄉2008名草原生態管護員建立了網格化管理模式,實現了管護任務責任到人、管護效果到組、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網格化管護格局,組建了110個管護小組,細化了管護任務,采取科學分配、依照管護自家草場的模式,由各小組成員選舉推薦管護小組組長,負責組織管護小組定期開展巡護,督導檢查巡護情況,由組長將巡護情況上報鄉保護站,確保了全鄉676.9萬畝的天然草場得到有效管理。組建四支服務隊伍,匯聚網格治理與地方政府有效銜接。
以四支隊伍為載體,充分發揮“黨群共治”優勢,將服務范疇延伸每家每戶,全面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成立輔助團隊,鄉干部職工直接掛點到網格,指導、參與網格工作。成立議事協商團隊,將“兩代表一委員”、牧民代表等力量納入網格,建立網格議事協商隊伍。成立綜合服務團隊,以“110個網格小組長”為核心成員,統籌協調開展網格各項事務。成立宣傳督導隊,針對年齡層次偏高的管護員,由家庭子女代替管護員巡護,逐一簽訂“代管協議”,管護員男55周歲、女50周歲以上的擔任各個小組的宣傳員和督導員,教育引導各小組開展文明引導、環境保護等相關活動。
馬賽村村支部書記兼主任哇西羅尼對記者說:“通過推行網格化管理模式,把我們村28個網格化管理小組和512名草原生態管護員有效充分調動起來,一起參與全鄉的各項建設當中,徹底改變了過去單打獨斗的工作局面,我們村的工作效率、準確率、上報率均比以往明顯提高,同時還大大提高了我們村干部在群眾心目中的威信,感到工作輕松多了,為我們基層工作壓力減少了很多負擔。”村牧民黨員草原生態管護員闊日扎西然丁說:“全鄉110個網格化小組組長基本都是由我們牧民黨員兼任,真正的讓我們感到了與鄉黨委政府和村“兩委”的距離近了,有機會給村里辦點事了,同時鄉黨委政府依照管護自家草場的模式,為我們各個小組劃分了管護區域,細化了管護責任。比如,我管理的小組管護面積為20073畝、戶數18戶、70人、黨員有7人,牛380頭,羊280只,管護區域都是我們各自的草場,這樣一來我們每個小組都能夠較好地帶領各自的隊伍履行好相關職責,使我們的黨群干群關系也更加密切了。”
基干民兵草原生態管護員土登朋措說:“我們基干民兵以前訓練出動只有縣里的補助,現如今,鄉黨委政府給我們基干民兵每人安排了一個草原生態管護員公益崗位,每人年收入增加21600元,還給我們每人配發了一輛摩托車巡護交通工具,同時還在政策傾斜上給予我們基干民兵扶持。今年我們30個基干民兵就有2人成為入黨積極分子,讓我們真真實實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心,使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干勁十足,信心飽滿。”
未來,扎河鄉各族人民將多措并舉,念好“山字經”、唱活“草山戲”,努力實現脫貧攻堅與生態保護有機結合,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保護好綠水青山,在綠水青山中收獲金山銀山。依靠綠色這把“鑰匙”打開脫貧致富之門,實現脫貧攻堅與生態保護共贏,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