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26日消息(記者李偉民)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近年來,隨著經濟與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農業發展也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收入提高,生活質量改善,都是咱們看得見的收益。
不過,在農業高速發展的今天,化肥、農藥、除草劑的過度使用,以及粗放的生產方式的延續,不僅給我國的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也威脅著農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威脅著子孫后代的福利。為此,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當中特別提到,要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記者在黑龍江采訪時發現,目前,當地多部門已經行動起來,為推進農業綠色生產不斷探索。
農業部發布的《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中要求,到2020年,化肥農藥的施用量要實現零增長。對于農藥,要解決過量的不安全的施用問題,要“管住高毒、減少低毒、科學用藥”。
在黑龍江省富錦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張明秀從事農技推廣工作20年。在工作中,她漸漸意識到,過度使用農藥對莊稼造成的傷害。
張明秀:有的地塊,我們所站的這個地塊前5年種的都是玉米。以前都說葉面除草劑對玉米沒有影響。但是有的地,農民說今年這塊地什么也沒有噴,這苗就在那兒蹲著不長。除草劑連年多次總用這幾樣,累積藥害。有些隱性癥狀,不檢測都看不出來。
富錦市有種植大豆的傳統。當地在實際種植中逐漸摸索出了一種蒜豆共作的方式。而且最神奇之處是,種上了大蒜,大豆的病和蟲都沒有了。
張明秀:后來我們研究一種,在蒜地里面栽豆,病害蟲害都輕。七月中旬就開始起蒜頭,然后這塊地就剩下大豆了。但是種完大蒜產生一種特殊的物質,大蒜醚,這種成分有防蟲、驅蟲的作用。而且大豆的根腐病用蒜一帶,就都解決了。
這樣一來,大豆田中就不用使用農藥了。
張明秀:肥的用量不大,藥的用量也不大。就是一個蒜種子,一個豆種子,還有栽蒜的人工成本。基本不用藥,只有前期除草的時候會用一些除草劑。
在大豆價格不高的情況下,大蒜也為農戶帶來了額外的收入。
張明秀:這就叫蒜地豆。先在壟臺上種蒜,種完了蒜是清明前后,那個時候正好是人工費用最少的,因為農活還都沒有開始,然后在5月15到20日左右,在壟溝里播豆,6月上旬的時候,早熟的蒜就上市了。搶早市,價格高。
記者跟著張明秀體驗了抽蒜薹的過程。
張明秀:現在大部分地塊正是抽蒜薹的時間,正常是六月中旬抽蒜薹。但是蒜薹就不像南方的蒜薹那么粗。一塊地,種兩種作物,出三種產品,效益還是相當客觀的。最好是有訂單。
除了大蒜,張明秀介紹,種植毛蔥也是可以的。
張明秀:那邊是當地的小毛蔥。毛蔥什么時候都可以吃。
但是,受困于機械還不發達,播種大蒜和收蒜薹還需要使用人工。張明秀說,這方面成本還比較高。不然,用戶能夠獲得更高的收益。
張明秀:種蒜現在就是人工費成本比較大,蒜雖然可以機械播,但是必須要保證蒜腦袋尖朝上。必須用人工走一遍。然后抽蒜薹必須是人工的。后期起蒜,基本上也要靠人工,因為有豆在里頭,沒法進車。成本相對來說要高一些。正常來說,蒜薹的產量應該不會太高,正常的蒜頭應該是一畝地120公斤左右,最好的時候可以一畝達到200公斤。
在黑龍江農墾建三江管理局農業局,記者見到了植保站站長聶強。他向記者介紹,建三江管局內水稻插秧側深施肥技術已經取得了成功。
聶強:側深施肥,我們在國家要求之前就開始搞了。側深施肥,是減肥最現實也是最實際的措施。
側深施肥技術涉及農機設計制造、肥料配比制造等多個環節。雖然建三江地區開展了相關實驗時間較早,但是成功較晚。
聶強:我們是從2012年開始實驗的,2012年開始實驗,2013、2014示范,2015年開始推廣。很復雜。涉及到肥和機械。一開始90年代的時候墾區開始實驗。但是沒成功。比如肥是和中國五百強的企業合作,專門生產我們需要的肥料。按照本地的水稻需肥規律進行打造的。
聶強說:目前來看,水稻插秧側深施肥減少了化肥使用量,而且還提高了單產。
聶強:我們通過側深施肥,常規30KG,已經減少了五六公斤,我們還在繼續研究減少10%。這樣還能增產5%左右。一畝地至少增收有100塊,如果400畝地,一年得多少。現在是機械限制了,我們老百姓對這個認可都是非常高的。我們穩定增產6%-8%以上。做的比較好的,畝增產能夠達到20%多。
目前,適合進行水稻插秧側深施肥的高速插秧機不僅需要國外企業進行生產,而且每年的生產數量有限,價格較高,嚴重地限制了技術的推廣使用。
聶強:像機械這一塊,洋馬、久保田這些廠家合作。進行改裝,一開始就在老式的柴油機上加上側深施肥裝置。現在專門為我們生產的這種整套的機械。我們現在差的就是機械了,要是機械數量夠了,面積就能推廣開了。
同樣受制于機械技術的還有黑龍江農墾建三江管理局前進農場,當地研發的覆膜插秧技術也可以有效地減少田間雜草,甚至不用再使用除草劑。前進農場土地整理中心主任李智告訴記者。
李智:插秧的時候把膜覆蓋上了。這個水稻種植就是不用除草劑、農藥。這個膜是降解膜,三個月就沒有了。收獲之前就沒有了。
這一技術主要依靠的是專用的覆膜插秧機。
李智:不影響產量。除草劑一點不用了。中間空隙的地方都是膜覆蓋了,只有長水稻的地方扎了窟窿,其他的地方都被膜覆蓋了。插秧機一塊,邊鋪膜邊插秧。
但是,目前這一技術中,插秧機和膜的成本還有待于改進。
李智:這些技術都不是大面積推廣,都是特色種植一塊。它種出來都是有機水稻了。成本要高。機械作業效率慢。膜的成本也高。一畝地要在三四百。
東北如今依然是我國重要的農業主產區以及糧食主產區。但是如今的黑土地,人們已經不再單純注重產量。通過技術研發與推廣,當地的人們正在探尋一條生態與經濟雙收益的道路。
但是,在新技術、新設備方面,記者也了解到,我國相比較國外先進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這不僅需要當代人的堅守,也需要未來有更多的新生力量投入到推進綠色農業生產方式的隊伍中來。